瓦窑堡bao,还是瓦窑堡bu?你读的啥!

延安日报 @ 2015-11-04 08:05:13

12.jpg

  瓦窑堡是子长县县城。子长县城乡老百姓大多叫它“瓦窑堡bu(音补)”或“瓦窑堡pu(音瀑)”,而一些文化人则爱读作“瓦窑堡bao(音保)”。有一些年头,县上搞的活动中有的讲话或播音,和有的学校老师讲课也常念作bao。直至今天,还有不少人把县城一所重点小学瓦窑堡小学念作“瓦窑堡bao小学”。不过,由于瓦窑堡在中共红色革命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常被中央媒体念叨,受中央媒体读音的引导,现在念“瓦窑堡bao”的是少了。

  瓦窑堡之“堡”应该读作bu,这是有权威依据的。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1985年12月27日制定并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列出“堡”的三种读音,其中一种读音bu,举列之一,就是“瓦窑堡”。

  不过,我这里要强调的是,瓦窑堡也有过应该叫“瓦窑堡bao”的时候。

  最早的瓦窑堡兴建于元代初年,是位于县河与南河交汇处的小山(今叫米粮山)之上的一个军事据点。网文说它:“地当三川口,依山为堡。元、明、清三代至民国时期皆为边塞要冲,屯兵设防。”直至今天,它作为县城的制高点,仍然是武警子长县中队的驻防地。按照《现代汉语辞典》解释:“堡bao,堡垒: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可知,作为军事堡垒的这个堡是应该读作“bao”。

  历史上,瓦窑堡经过了多次扩建。

  清代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俗称“回乱”),瓦窑堡经多次攻防,几成废墟。“回乱”平息后,同治七年(1868年),绥德知州龙锡庆移驻瓦窑堡,六次迁民于此,赈灾安边。次年,在米粮山的城堡之下东南侧修建外城,城墙环绕,内中形成街市,人称“龙公城”。1914年,知县袁廷仁倡导居民在龙公城以南、龙虎山与南河之间空地上扩建城廓,形成商铺林立的中山街和多条巷道。1943年至1947年,在这个新城的“下河滩”等空地上又新建了许多个窑洞院落。

  几番扩建之后,瓦窑堡成为了陕北名堡,成为陕北重要物资集散地。1937年,瓦窑堡就己经是常街市,有“天下堡,瓦窑堡”之誉,有“陕北小南京”之称(1966年底,我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见到橱窗内展示的“抗大”油印小报上一篇通讯,首句是:“在一向有‘陕北小南京’之称的瓦窑堡,我们抗大四大队的学员们……”,让我既惊喜,又有点激动)。“清涧的石板, 瓦窑堡的炭”的说法,不会迟于这个时代。

  按照黄琛写的《瓦窑堡旧事》一书,瓦窑堡的扩建和繁荣其实更多更早,他说:“据《延安府志》《安定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瓦窑堡的商贸活动即呈繁荣局面,至清雍正年间,商贾云集,成为陕北一带的物资集散地。”这就是说,早在明代,瓦窑堡就形成了居民区和商贸集市,而不仅仅是军事堡垒了。《辞典》对“堡”的另一解释是:“堡bu,有城墙的集镇,多用于地名。”由此可说,从明代万历年间,至迟从龙锡庆“龙大人”扩建瓦窑堡形成“龙公城”的时候起,瓦窑堡之“堡”就可以读“bu”,而不读“bao”了。

  遗憾的是,直至现在,当地人仍然有读“bu”的,也有读“bao”的,还有读“pu”的,殊不知读音不同,意义有别。

郝忱


子长首届“瓦窑堡杯”唢呐比赛 70多唢呐手同展绝活

延安新闻

【陕西抗战遗迹寻访】闹市中的瓦窑堡旧址与民居比邻

延安新闻
取消

取消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