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榆林秋收|稻田养蟹新模式 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华商头条-华商报 @ 2016-09-22 17:43:57

  又是一年收获季,农民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处处散发出玉米、苹果等秋作物的清香,塞上驼城一片丰收景象。为了加强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成就宣传,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助推全市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及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共同组织省市媒体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秋收行”主题宣传活动。华商头条榆林频道自今日起开设“塞上金秋•丰收喜悦”专栏,刊发系列报道,宣传各县区的农业举措、成效、经验。

14745308859687023.jpg

  9月19日,清风习习,无定河畔的水稻伴随着清风摇摆,在水稻根部时不时可以见螃蟹游走,这类种养模式被称为“稻田养蟹”。金秋时节,水稻和螃蟹都到了成熟的时节,看着金灿灿的水稻,农户白永军笑的合不拢嘴。

14745299525475368.JPG

  华商报记者站在稻田边看到,眼前成片的稻田在秋风里翻起金色的浪花,稻秧被成熟的稻穗压弯了腰,而在稻田内不时有螃蟹游走。据白永军介绍,今年他承包了2400亩稻田,在稻田旁边开挖蟹沟,都用来稻田养蟹。

14745299514152446.JPG

  据了解,稻田养蟹是“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稻田内的螃蟹主要以田间的水草、害虫和虫卵为食,螃蟹连续多次蜕掉的外壳和排泄物还能作为水稻的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白永军今年投放了蟹苗一万斤,等到螃蟹到收获季节时,光螃蟹一项的收入就可能超过100万元。

147452995268170431.JPG

  “为了稻田能够更好的生长,横山县农业局在稻田地里安装了19盏杀虫灯,对水稻一般不使用农药,所以这里的水稻营养度非常高。”白永军告诉华商报记者,稻田内主要依靠科技化管理,稻田内还装有环境质量监控器,横山县农业局质管站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可以查看稻田内的空气质量。

147452995210157895.JPG

  据了解,横山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成化年间就有大面积栽培,无定河两岸桃红柳绿,碧水映日,林茂粮丰,香飘四季,人称“塞外江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无定河沿岸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改造,建成水稻优生田十几万亩,一时成为塞上的一道风景线。

147452995132115849.JPG

  横山县农业局副局长王生利介绍称,无定河从横山境内穿过,沿线土地肥沃,并由充沛的水源,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对农民的培训以及发放各类农村实用技术读本,让农民种地不再传统的种地,同时对农民进行科学指导并给与政策帮扶,推动农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华商记者 杨虎元



关注!榆林中学存在重大火灾隐患被公安部通报

榆林新闻

关注!榆林21个乡镇放牧现象严重被通报

榆林新闻

请关注榆林智障人士 消除歧视 我们一起“牵着蜗牛去散步”

榆林新闻
取消

取消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