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绿行动|榆阳区林业局局长:城乡居民植绿 已蔚然成风

华商报-今日榆林 @ 2016-04-16 14:36:10

14606846884744728.jpg

  “绿动榆阳”植绿大行动即将举行,近日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局长朱喜堂接受华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开展“绿动榆阳”这样的公益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城乡居民植绿、爱绿、护绿已经蔚然成风,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把榆阳大地建设得更加美丽。

2020年全区造林保存面积将达到530万亩

  华商报:植被覆盖沙丘,花草装扮城市,绿色理念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昔日的黄土高坡已然一派塞上江南新景象,榆阳林业工作“十二五”取得哪些成绩?“十三五”期间的整体思路和规划?

  朱喜堂:“十二五”期间,榆阳林业生态建设抓住机遇,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全面治理荒沙行动、三大林果产业基地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区五年内完成造林76万亩,北部沙区流沙实现了全面治理,南部山区以仁用杏为主经济林基地不断扩大,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是人居环境实现持续好转,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6天;二是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全区林业产值逾10亿元,林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态旅游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三是生态旅游文化初显魅力。从2011年起,积极探索并致力于发掘南山杏树生态文化内涵,以“中国美丽田园”杏树生态景观为基础,形成了“大美榆阳”生态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今年杏树赏花活动旅游观光人数突破10万人次,使榆阳生态旅游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十三五”期间,林业工作的整体思路是:以建设塞上生态名区建设为载体,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创新型林业为主线,将林业建设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结合起来,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完善林业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为建设“塞上生态名区”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主要目标是:构建“一环、四廊、四源、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完成造林65万亩,到2020年使全区造林保存面积达到5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实现经济林产值翻一番。

推动林业工作实现新发展

  华商报:造林绿化是美化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的基础,也是每个适龄公民的义务,贵在持之以恒,要重数量更重质量,你觉得要推动榆阳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朱喜堂:近年来榆阳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很快,让社会共享生态建设的成果、提升人民幸福感,是我们不变的追求目标。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林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当前在林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着造林地块落实难、森林资源保护难、林业增产增收难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深化改革、务实创新。今年我们林业部门将在解决苗木结构性过剩问题、国有林地林木资源保护、适生高效经济树种引进、集体林权规范有序流转等四个方面寻求突破,推动林业工作实现新发展。

再掀榆阳全民义务植树新高潮

  华商报:今年是第五年联合举办家庭义务植树,越来越多的家庭争相参与到植树当中来,“爱绿、植绿、护绿”的理念也逐渐深深入人心,你对今年的活动有什么寄语?

  朱喜堂:全民义务植树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植树是每个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开展“绿动榆阳”这样的公益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广大城乡居民植绿、爱绿、护绿已经蔚然成风。我们要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投入、更深入的参与,再掀榆阳全民义务植树新高潮,为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塞上生态名区目标作出新贡献,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把榆阳大地建设得更加美丽。 

    华商记者 贺静静

家庭植树受热捧 已报名“绿动榆阳”植绿活动的快来领卡

榆林新闻

榆林世纪广场植物雕塑排水不畅惹人烦 马路上现深水潭

榆林新闻

男子11年前横穿马路被公交撞成植物人 获赔136万

榆林论坛
取消

取消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