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吴凤强)逛街时捡到一张有奖刮刮卡和一张购货清单,刮奖后竟然中奖28万,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当然没有。4月11日下午,市民张先生在榆林市新建路逛街时捡到了一张有奖刮刮奖,刮奖后竟然中了“二等奖”,奖金28万,然而就因为这天上突然掉下的“大馅饼”,张先生被骗了近3万元。
逛街意外捡到“28万元大奖”
4月11日下午,市民张先生在榆林新建路闲逛时,无意间看见在路上有一个卡套,随手捡起打开后,卡套里装着4张有奖刮刮卡和一张购货清单。好奇的张先生刮开了4张刮刮卡的“刮奖区”,其中一张刮开后有“五颗星”,对照刮刮卡背面的兑奖说明后,张先生一时激动不已,“天呐”!自己竟然中了“二等奖”,奖金高达28万。
张先生立即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卡片背面的兑奖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称其是“河北省永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市民张先生把其中奖的事情告诉该工作人员后,该工作人员电话中也是万分的激动,并且连连道贺并为张先生中奖感到高兴。
该工作人员称,公司为了回馈新老客户,特意从公司订单中抽取一部分优质客户,将客户订单及有奖刮刮卡一并寄回到客户手中,客户在收到该刮刮卡后可以免费参与刮奖活动,公司严格按照刮刮卡背面的奖票说明及活动说明兑现承诺,并对该活动有最终解释权。
提供身份信息可领奖
“那时候心里想如果有了这28万元奖金,就不用在辛苦的在煤矿井下工作了。”张先生称迫不及待的向工作人员询问如何兑奖,工作人员让张先生尽快将张先生本人身份证的正反面复印件及张先生自己名下的银行卡正反面的复印件发传真到刮刮卡背面的传真号码,公司收到后将奖金汇到张先生的提供银行卡内。
张先生信以为真,赶紧找了一家打字复印门市,将身份证及银行卡的复印件按照工作人员的交待发了过去。紧接着,张先生又给工作人员打电话说身份证及银行卡的复印件已经发过去了,工作人员称已经收到张先生的材料,但是公司有规定,防止中奖客户提供虚假身份信息,公司将委托第三方专业公正机构进行“公证”,“公证费”用必须由中奖人承担,张先生中的是二等奖,按照公司的规定必须先行收取4600元的“公证费”交给公证部门,张先生可以通过ATM机或者是银行柜台、网银转账等方式将4600元“公证费”打到公司指定账户。
张先生想着即将到手的28万元,这4600元算是九牛一毛,就问工作人员要了缴纳公证费的银行账户,在新建路一家银行柜台将4600元现金打给对方。随后,张先生赶紧打电话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张先生的公正费已经收到,公司正在协调公正部门审核,尽快将奖金打到张先生的账户。
随后工作人员又说了,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张先生兑奖之前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张先生中的是“二等奖”28万元,应缴个人所得税2.4万元,张先生要把个人所得税打到公司指定的账户,公司再将张先生的个人所得税款上交国家税务部门。
奖券上的公司不存在 民警核实为骗局
此时的张先生才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劲,赶紧上网查了查这个“河北省永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现压根就没有该注册公司,更没有所谓的回馈客户刮奖活动,方知上当受骗的张先生随即向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报警。经过榆阳分局刑警大队网安民警认真核实后,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刮刮卡诈骗案件。
据办案民警介绍,该类案件都是因为受害人捡到一张“刮刮卡”,刮开后发现中了二等奖,与对方联系后,对方称要缴纳“手续费”、“税款”等方可领取奖金,受害人给对方指定账户汇完款后发现被骗。该类案件的特点主要以各种方式投放附带中奖信息的刮刮卡(实际上每张刮刮卡均可刮中奖项),受害人与指定电话联系后,对方称欲领取该笔奖金必须将“公证费”、“手续费”、“税款”打入指定银行账号,从而骗取大额钱财。
办案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市民朋友:中奖骗局层出不穷,但并非没有规律,一旦收到中奖信息时,要求“中奖者”先汇款的一定是骗局,大家千万不能相信。一旦发现此类中奖“刮刮卡”要及时报警,防止上当受骗。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