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多年为父"正名" 礼泉七旬老人父亲被评为烈士

华商网-华商报 @ 2017-04-02 19:17:53

  从高中时代到古稀之年,礼泉老人苟英俊花半生时间,为抗战而牺牲的父亲“正名”。让这位老人欣慰的是,在他77岁时收到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明书,证明其父亲苟锦章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被评为烈士。

十几岁知道自己是遗腹子 上高中对父亲死亡产生怀疑

  4月2日上午10时许,礼泉县城关镇钞里村七旬老人苟英俊家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为抗日烈士苟锦章同志正名庆典仪式”在此举行。院内,一张被裱好摆在桌子上的烈士证明书显得格外醒目,这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证明书上写着,“苟锦章同志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被评为烈士”。烈士苟锦章正是77岁老人苟英俊的父亲。

  “我一生都没见过我父亲。”苟英俊老人回忆,从小时候记事起,他就常常问母亲,父亲去了哪里?母亲都会说去了很远的地方,他总在期盼父亲能从那个很远的地方快回来。让他伤心的是,直到他十几岁才知道,其实自己是遗腹子,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已经死了。

  因为没有父亲,苟英俊在学校常遭到同学们的排挤和欺负,“我做了啥事,大家要这样对我?”不仅如此,苟英俊听村里老人对他父亲死亡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有说我父亲被同事害了,有说是逃兵。”

  已上高中的苟英俊从母亲和叔父处得知,父亲是在抗日战场上阵亡,“当时不知道是烈士,也没有任何的说法”。

  从此,苟英俊开始四处打听父亲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苟英俊找到父亲生前的卫兵张学武老人后,这才知道父亲1940年在山西翼城抗日战场上中弹牺牲。

75岁找到有关父亲文字资料 山西翼城与敌竭战中弹毙命

  在得知父亲是抗日战场中牺牲的消息后,苟英俊赶到礼泉县档案馆查找相关资料,由于年代久远等多种原因,未能找到与他父亲相关的信息。

  不过,在寻找父亲档案过程中,苟英俊老人结识了礼泉县黄埔军校校友会的胡铁成老人。2015年7月中旬,两人赶到陕西省档案馆查找资料,让七旬老人苟英俊惊喜的是,一份“抗战伤亡官民褒恤状况调查表”第一页、第一个就是他父亲的名字——苟锦章。

  此外,在一张盖有“陕西省档案馆证明材料专用章”的档案复印件上,用毛笔字清晰记录:“苟锦章,礼泉人,33岁亡,第一战区游击第六纵队独立大队大队长,在山西翼城二郎庙枪林弹雨中与敌竭战数日不幸头部中弹毙命……”

  第一次看到有记录父亲名字的相关资料时,苟英俊老人激动不已,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找了一辈子,父亲确实是抗战牺牲的。”随后,他立即将省档案馆的档案证明和申请材料递交给礼泉县民政局,为父亲申请“抗日烈士”。

民政部颁发烈士证书 老人用半生证明父亲是英雄

  时隔一年半,今年2月22日,苟英俊老人接到礼泉县民政局通知后,他终于拿到了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明书,上面醒目的写着他父亲被评为烈士。“心酸很。”苟英俊老人哽咽道,“跑了几十年,终于把父亲找到了。”

  在苟英俊老人女儿苟女士印象里,打她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打听有关爷爷的消息。“我爸以前都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他第一次看到有文字记载关于我爷爷的东西时,都不能控制自己。”苟女士称,虽然只有小小的几行字,但父亲几十年来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压在父亲心里多年的结终于打开了。即使爷爷在她记忆里是一个模糊的长辈,不过得知爷爷是烈士,“我真的很自豪。”

  “对我是很大的安慰。”苟英俊老人激动地说,他父亲是一名烈士,是英雄。在清明节前举办这个庆典,是对父亲的纪念,也是想给父亲一个交代。

  华商报记者 薛望


山阳清明.jpg



全省启用新版《预防接种证》3岁以下旧证逐步替换

咸阳新闻

血液替代品有望应用于临床 已研发出无需配型的

咸阳新闻

用石块和弹弓射钢珠敲碎车玻璃 男子在咸阳盗窃30多起

咸阳新闻
取消

取消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