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5时许,西安小寨西路银泰城门口发生一起命案。一男子持刀捅死一人。行凶后,男子试图劫持一辆绿色电动车逃走,被周围人拿铁锹制伏。据警方通报,嫌疑人赵某有精神病史,被害人杨某,46岁,系银泰城一KTV保洁员。
杨某的全名叫杨晓鹏,老家在铜川市宜君县农村,出事前,他刚来西安打工不到20天。被杀害前30多分钟,他还告诉妹妹想回铜川老家祭奠老母亲,但30多分钟后,他却成了被家属祭奠的对象。
为还母亲治病债务 46岁来西安打工
“我想回家祭奠母亲,可是单位只放一天假,回不去。”这是杨晓鹏遇害前留给妹妹杨爱玲的最后一句话。他是通过微信给妹妹说的,妹妹手机上接收到这句话的时间显示的是4月1日下午4时43分。
包括妹妹在内的家属到现在都不能接受,老实本分的杨晓鹏就这么去世了。
“我们老家在铜川市宜君县农村,家里有兄妹五人,杨晓鹏排行老四,”杨爱玲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读完小学后,二哥杨晓鹏就辍学务农了,与家里的其他兄妹不同,杨晓鹏性格内敛,不擅长与生人打交道,因此,在同村人忙着外出打工的时候,他的注意力都放在母亲的病情和几亩玉米地上,“我母亲长期患病,身边离不开人,二哥就把照顾母亲的责任担起来。”
靠着种地和打零工得来的收入,杨晓鹏养活了自己和母亲。
上世纪90年代,杨晓鹏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姑娘,两人相识不久后就结婚了,但由于没有共同语言,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一年就匆匆结束。离婚后,杨晓鹏依然在老家陪伴母亲,偶尔还会去附近的工地找活干。
母子二人一直过得很平静。2015年5月,杨晓鹏母亲的病情突然加重,家里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可四个月后,老人还是去世了。“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欠下了一笔债务,家里本来就是村里的贫困户,丧葬费都差点凑不出来,”杨爱玲说,为了尽快还债,46岁的杨晓鹏决定到西安打份工。
杨晓鹏老家的村委会主任也证实说,杨晓鹏很老实,也是村里的扶贫对象,突然出了这事情,谁都没有想到。
为融入城市生活 还苦练普通话
2016年3月12日,杨晓鹏经同村人介绍,在西安小寨附近一KTV里做清洁工,试用期每月工资为1800元。虽然一天至少要干8小时,但对于没有特殊技能的杨晓鹏来说,这份工作也是意外之喜了。
“他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每次上白班的时候都会提前到岗,”杨爱玲说,为了方便联系,自己加了哥哥的微信号,杨晓鹏每天都会在微信上跟她聊工作的情况,无论当天的工作多脏多累,都不抱怨,每次一谈起西安的生活他都很高兴。
“他对西安不熟悉,但来西安后很兴奋,为了融入城市生活,哥哥还尝试着改掉了自己的陕西口音,有时候跟我说话时,他都会时不时蹦出几句普通话来。”看到哥哥对新生活热情高涨,杨爱玲的心也就放下了。
华商记者浏览了杨晓鹏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微信名为“潮男”,是一个漂亮女孩的图像,而朋友圈只连接了一首“小苹果”的歌曲。
事发前为不能回老家祭奠母亲而懊恼
4月1日下午4时许,正好是下班时间,杨晓鹏在微信上告诉妹妹,因为单位只放一天假,自己可能不能回村祭奠母亲。由于工作较忙,杨爱玲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时许了,“考虑到哥哥是新到公司,不好请假。我就劝他今年先忙工作,由我和姐姐代替他回去。”
这条消息发出后,杨晓鹏迟迟没有回应,半个小时后,一个陌生男子给杨爱玲打来电话,问清她和杨晓鹏的关系后,对方让她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去一趟。
“看到呼进来的是个陌生号码,我以为是诈骗,就把电话挂掉了,”杨爱玲说,听对方提到医院,她越想越后怕,急忙给哥哥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另一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次,对方让她去小寨派出所。
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杨爱玲按照对方要求迅速到派出所求证,可并没得到结果。当晚9时许,杨爱玲从哥哥的同事那里得到消息:杨晓鹏已于当天下午5时20分许,在单位附近被刺死。
死者家属称 至今没有得到一点慰问
“我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还以为对方在跟我开玩笑,可当晚11点,警方来电话让我去认尸,”杨爱玲说,第二天,她在停尸间见到了哥哥的遗体,确认身份后,两名法医接待了她,对方告诉她在家属确认死者身份后,警方将对尸体进行解剖。
对于这个决定,杨爱玲无法接受。“凶案的过程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解剖尸体?”
然而,比起剖尸带来的疑惑,更让杨爱玲心寒的是,至今,没有任何单位任何人去安慰过他们,更别说赔偿了。
“我们问过小寨路派出所,可对方让我找公安雁塔分局,找到了分局,又把我们推到刑警队。”兜兜转转找了一圈,疲惫的杨爱玲和家属只能在家等消息。
4月3日,在报纸上看到制服武疯子的3名保安受嘉奖的消息后,杨爱玲更加委屈,“为什么没人和受害者家属联系?难道因为杀人凶手是精神病,我二哥就白死了吗?我们渴望得到法律援助,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该去问谁了?”
华商记者 卿荣波 实习生 李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