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代,无疑就是祖孙三代人了,时光退回到60年前,不用说,那个时候还没有我,一切的一切就只能听父辈们的描述。
据父亲的描述,那是1958年的夏天,爷爷招工来到了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了焦坪煤矿露天采剥队,在当时的陕西,焦坪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和省内最大的矿井,分平硐、永红井口和露天采剥队,那时,哪有现代化操作啊,全是靠苦力,劳力来维持生活,在这背后,那些老一辈的人们要付出多少血汗和艰辛,而我们只能在老一辈的叙述中体会。爷爷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着自己的心血,把青春和时间都奉献给了矿山。转眼1971年开始扩大煤炭产业,先后建立了陈家山、下石节、玉华等煤矿,刚建立的矿井不管从技术上还是生活上都是比较落后和艰苦的,但是爷爷还是毫无犹豫地选择了去下石节矿工作。爷爷一生朴朴素素,在煤矿工作艰苦的那段日子里,也只有一身工作服,缝缝补补一穿再穿,攒下的钱都贴补了家用。
1966年,百里矿区大字报随处可见,爷爷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工作。恰好,那年矿上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爷爷所在的七号电铲组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地干,不但材料消耗处于低位运行,而且生产指标像“红箭头”一样向上移动。为了竞赛取得效果,爷爷常常早与其他人到达工作岗位,检查机器,维修注油,待同志们来上班时,就可以正常生产了。有一次,天下着大雨,正在生产的电铲出现了问题,雨一直下不停,爷爷很着急,如果修不好,会耽误好多工作,爷爷说:“走,再大的雨今天也得把机子修好”,这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虽说,他们都穿的雨衣,但是,一个个还是淋得湿透了,铲车修好了,工作正常了,爷爷他们不但没有耽误工作,而且还超前完成了任务,在那次表彰会上爷爷为七号电铲组领回来一个荣誉,这个奖状上印有毛主席头像和“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字样,如今这张证书被我的父亲收藏着,这也许是爷爷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礼物。爷爷常常给我们说“做人要正直,要踏实,干工作也一样,勤勤恳恳,要对的起组织和领导寄予你们的希望。”爷爷说的这些话我们记在心上,爷爷对矿山的那份情,不仅仅是汗水和岁月可以记载的,更多的是承载着留恋和寄托,爷爷将对矿山的那份感情接力棒交到了父亲的手上,于是,父亲被招工到了煤矿,这就意味着我的父亲也将与黑色的煤炭打一辈子的交道。
说到我的父亲,我更多的是感恩和敬佩。感恩是在那个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工作的时代,父亲从来没有亏待过我,要什么父亲就会尽力的满足我。记得,那时候,一分钱一袋的冰冻果汁,也只有铜川才能买到,父亲下铜川学习,总会带上几条毛巾,回来的时候,就用毛巾把冰冻果汁包起来,就这样,父亲抱着包裹好的冰冻果汁坐着班车赶回来,一进家门,就说“燕燕,快来吃,在不吃,就化完了”。而当年的我,也只是一个傻傻的小姑娘,不懂事,如今想起来,心中也是阵阵的酸楚。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煤矿,都是凭人工开采出煤的,加上安全设施投入不足,条件非常的差,不像现在的煤矿,几乎百分之百的现代化,又大搞质量标准化,井下设立了小超市,安装了热水器。在那个年代,工人们下井总是要自带干粮,到了井下饿了,拿出自己带的馒头充饥,实在咽不下去了,就找个顶板淋水喝,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父亲一干就是十多年,偶然的一次机会,父亲调到了党群部门工作,虽说不像以前那样经常的下井,可是,时不时地父亲还是要下一次井。一个清晨的早上,我起了个大早,那时条件不是很好,洗澡都要早早的排队,父亲上的是零点班,正在我排队的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一身被煤渍染黑的作衣,整张脸被煤尘覆盖,头发被安全帽压的凌乱,疲倦的身躯拖着沉重的胶靴,手里拿着安全帽,是父亲,顿时我的泪水涌上了心头湿润了眼眶,作为他的子女,真的有种自私的想法,咱不干煤矿了,可是想想,既然选择了自己的事业,就要踏踏实实的干好,就要无怨无悔的付出。
看着父亲对煤炭事业的忠心,我也放弃了女孩子梦寐以求的“白衣天使”职业来到了矿山,我的第二个家乡。现在井下条件比起那个时代好的太多了。我没能下井,但是我干起了党群部门的工作,用文字去捍卫安全的使命,同时,我还干起了女工小组长的工作,不定期的去井口送茶水、缝补作衣等等,把安全生产的警钟时常的敲起。也许是老天看在我对矿山的那份情,让我有幸认识了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矿上的大学生杨宝锋,2011年我们在矿山的见证下举办了婚礼,父亲牵着我的手将我交给了我的丈夫,他希望我们能够孝敬老人、互敬互爱,但更多的还是希望我们能好好工作。从哪一刻起,我和我的老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描绘蓝图,把青春热血注入矿山,把年轻人的活力和智慧挥洒在这一片热土上,扎根矿山,与矿山的事业一起腾飞!在与矿山共同成长的同时,让我从一个黄毛丫头变成了现代的职业女性,是她引领我走向成熟,是她点亮了我生命里的那盏灯,让我在这片热土上,尽情地施展才华,扑打那腾飞的翅膀,让我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抛散出我的心声:“我为我是一名矿工而感到自豪,我为我是矿山的子女而感到骄傲!”
六十年,承载了我们三代人的梦想。无论怎样的困境,我们都能跨过,无论怎样的艰辛,我们都能支撑,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携起手共患难,与企业共成长,让我们的企业更加辉煌和灿烂。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