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文的作品静雅脱俗,有古高山风。”著名学者钱文忠曾这样评价姜晓文的作品。9月23日,“云山如意·姜晓文作品展”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相濡以墨艺术空间开展,与深圳藏家一起分享西北画坛山水画不常见的空灵、鲜洁意境。
本次展览共展出姜晓文国画作品41幅。深圳藏家李先生表示,姜晓文的山水,既有西北山水的苍茫之气,也有南方山水的清雅俊丽,很容易和观者产生共鸣。此前,曾晓文的山水作品曾多次登录过华商微拍堂,受到了收藏家们的热捧,参拍的数十幅作品无一流拍。本次展览的29幅作品在开幕当天就已经全部被收藏,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关注度。
“云山深处有仙踪,看尽沧桑远红尘。”
我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这两句诗。只是在细细品读姜晓文的画的时候,这些文字却就那么自然地流淌而出,如同他的画里,那些似无还有的云,还有云气滋养下,默默厮守的林木山泉,以及不甚惊艳却开得肆意的一树白花。
钱文忠先生说:晓文的作品精雅脱俗,有古高山风。在著名学者费秉勋的笔下,姜晓文的画没有当下一些急切而作的山水画容易出现的狂野和邋遢,更没有悬陈在画肆的山水画常见的匠气,而多显得空灵、鲜洁,甚至透明,“晓文绘画的意境幽静但不阴郁,邃谧却能亲人。常有一二幽人鹄然其间,与天地精神相融合,令人不禁作出尘之想。”
明代董其昌曾提出,画分南北。但画画对姜晓文而言,没有那么复杂,提笔弄墨或许更为单纯,作品清雅俊丽也罢,苍茫豪迈也好,就是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忠于自己的内心,为精神世界寻一安身立命之所。
读姜晓文的画,读造型,读笔墨,读线条,读构图……但更重要的是读意境,一个需要将自己置于那一方山水之中,云来云去,静水流深的方外之境,禅房花木深,一阵风来,花香满袖。
又几何时,姜晓文化身一尊尊罗汉、佛陀,徜徉于山野之间,不曾怒目,只有低眉,竹荫石影之间,我自岿然,隐隐约约,梵音浅唱,处处般若,处处明镜台。 姜晓文向往的是闲云野鹤,云在半山的生活。只是羡鹤不及,于是自诩老鹳。殊不知,比起鹤,鹳更能自由而野逸闲适地生长在黄泥岗上。
于是,每一笔,每一点墨,均是云山如意的氤氲时光。(文/吴成贵)
姜晓文,男,洛南籍,1973年出生,羡鹤不及,自诩老鹳,作画作文间或为之。 幼承乡贤杨林兴先生启蒙, 受教于西安美院杨建兮,陕西国画院张振学先生,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近期艺术活动:
2017年6月杭州<湖上雅集——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7年5月绍兴〈蒲香清趣——中国画名家蒲画展〉
2017年5月成都〈西湖销夏·当代中国画名家扇画展〉
2017年5月西安〈立夏 终南无暑——中国画名家成扇邀请展〉
2017年4月镇江〈问禅金山——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7年3月西安〈作狮子吼——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
2016年9月西安 〈云横秦岭——2016中国画名家终南写生邀请展〉
2016年9月西安〈陕西青年画家写生作品展〉
2016年7月沈阳〈九城联展西安水墨作品展〉
2015年9月参加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时间之外》西安青年水墨17人展 2015年8月参加《风华——当代语境下的中国艺术》西安,华盛顿双城展。 2015年8月参加沈阳美术馆《时间之外》西安青年水墨17人展 2015年4月参加《画陶记》艺术作品展
2014.12.30 【鼎兴·观象】榆林写生国画作品展
2014年7月参加《夏至》水墨艺术展 2014年3月为庆祝西安京都缔结友好城市三十周年,应邀赴日本京都举办〈〈古都风流 花开三月份 姜晓文白瑜伉俪艺术作品展〉〉 2014年3月参加第三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 2014年2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画坛伉俪作品展 2013年九月参加《陕西中青年画家扇面邀请展》 2013年八月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华商美术馆主办《不分东西》四人作品联展 2013年七月参加陕西美术博物馆主办《纯粹》陕西中青年十人国画作品邀请展 2013年四月起参加第二届全国九城联展武汉,杭州,济南,上海,广州沈阳巡回展出 2013年二月参展第二届陕西画坛伉俪作品展 2013年元月参展陕文投西安美术馆《方寸之境》水墨名家小品专题展 2013年元月于西安举办《自在云山》姜晓文山水小品展 2012年参展首都博物馆《长城书画展》 2012年参展陕文投书画艺术中心,西安美术馆《平价艺术季》活动
近期出版及入编书籍: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美术教程——国画山水》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陕西当代中青年作品集·姜晓文山水》
入选中国国家画院编著《水墨视觉----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第一卷,第二卷。
美术作品及文章入选发表于巜画谈》《扇载翰墨》《中国艺术投资年鉴·陕西卷》《艺术典藏》《诗选刊》《中日佛教书画作品集》《长城书画展作品集》《方寸之境——水墨名家小品》《艺术东西》《西部书画名家精品集》《陕西美术》《陕西画廊》《魅力西安》《华商报》《西安晚报》《大风》《旁观》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您是否愿意将生活感悟与大家分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您是否愿意把旅途中有趣的故事说与大家听?五谷杂陈铸人生,喜怒哀乐皆成歌,您是否愿意以文会友,与他人共度诗意人生?挥毫泼墨、画写风物,您是否愿意将翰墨淋漓的感受书写成人生篇章?
《华商报·今日商洛》副刊栏目“商山道情”,为您提供一个生活化、时尚化、专业化、人文化的展示平台。欢迎诗歌、散文、小小说、随笔、杂文、漫画、书法、绘画等多种体裁,作品要求原创,主题鲜明、感受独特,言之有物、论之有理,文字流畅、语言生动优美,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内,图片作品要求清晰、有意境。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2363989017@qq.com
主持人:程娟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