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商南县县长崔华峰:实施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战略

华商网-华商报 @ 2016-02-17 14:28:37

145568519531175584.jpg

商南县县长崔华锋


2015年,是商南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商南扭住“六件大事”, 瞄准“四个突破”,加快“四区”建设,培育“四大产业”,在困境中创新驱动,在实干中转型开拓,“五大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金丝峡成为国家5A级景区,“全国绿化模范县”通过初验,荣获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双拥模范县、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县、教育强县、绿化模范县、生态县、信访工作先进县、旅游扶贫试点县、创业型城市等中省市表彰奖励30余项。

  华商报记者专访了商南县县长崔华锋,请他们谈谈商南各方面的工作,以及“十三五”的发展规划。


  谈发展

  追赶超越“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华商报: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商南县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3.5亿元、财政总收入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78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250元,分别增长12%、10.6%、13.61%、11.3%、14.3%,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全县经济发展如何在稳健运行中有所突破呢?

  崔华锋:我们将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优”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四大战略”,突出循环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灵秀城乡社区(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四区建设”,培育壮大现代材料、能源电子、绿色食品、文化旅游、仓储物流“五大产业”集群,扭住硅科技产业园、棚户区改造、金丝峡旅游产业园区、试马现代农业园区、莲花台电站、南湾“双创”基地、火车站移民安置区及配套产业园建设等“七件大事”,积极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追赶超越,确保“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谈民生

  让城乡居民住得舒适,活得幸福

  华商报:具体讲,在2016年如何改善民生、促民增收,使城乡居民在分享“惠民红包”中增强获得感?

  崔华锋: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去存量、防风险,惠民生、促和谐,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投资有效性,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加快实施城镇提质扩规工程。继续实施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战略,建设火车站五千户陕南移民安置点,推进西街棚户区改造,让城乡居民住得舒适,活得幸福。

  全面实施绿色商南建设工程。加快“七沟一河”治理,推进农村面源治理,实施造林绿化和城市绿道建设,打造美丽商南、绿色商南。

  重点实施主导产业壮大工程。着力做精做优做大茶、油、菌三大产业,实施茶叶品种改良、生产技术、营销模式三大革命,抓好以白茶为主的1万亩优质茶叶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以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新发展油茶1万亩,油用牡丹1万亩;推进香菇产业由生产基地向加工基地转变,年加工生产干鲜香菇产品1万吨。

  优先实施民生普惠共享工程。完成6个镇6546户23567人脱贫任务,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目标;建立完善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系统,畅通社会扶贫渠道;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网络,畅通农产品变现渠道;在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建标准化厂房,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做好30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发放工作,破解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瓶颈制约。

  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商郧路“三改二”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启动文化艺术中心、移动大楼、档案局大楼、西街幼儿园、协和医院、县体育中心、清油河水库及二水厂等项目建设。

  华商记者 陈永辉 文/图

专访|商州区委书记张盈安: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绿色环境

商洛新闻

专访|柞水县委书记陈璇: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三量齐升”

商洛新闻

专访|镇安县委书记李波:将镇安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商洛新闻
取消

取消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