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12路公交线路调整 网友:切勿打着便民旗号不便民

商洛新闻网 @ 2015-11-09 07:08:15

  近期,有很多市民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反映,商洛市区12路公交起点调整到国际会议中心后,给张峪沟附近和商丹园区的市民乘车带来不便。《商洛日报》、《华商报》、商洛新闻网等市内外媒体也相继作出呼吁。这是12路公交线路调整时隔一年半后,再度引发市民热议。值得我们思考。

1.png

商洛12路公交调整前线路

  作为12路沿线的一名普通市民,窃以为有三点值得商榷:

  首先,需要更正一种说法。

媒体在披露此事时,几乎都引用了“12路公交起点调整”这一说法,笔者认为,需要更正。这要从12路公交的运营历史说起。经查询,12路公交开通于2011年11月,从张峪沟出发,经商丹园区、国际会议中心、江南小区、威尼斯水城、中心广场、北新街、行政中心后,终点到达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4月,12路起点调整到国际会议中心,其他线路未变。熟悉商洛市区交通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取消了原线路东端的张峪沟、商丹园区、任塬新村、任塬村口4个站点。因此,称“线路缩短”更为准确,也更能反映群众意愿。

  其次,需要澄清一个结论。

市民反映的焦点是建议12路起点恢复至张峪沟,昨天(11月5日)出版的《华商报》在报道时,引用商洛市公共汽车公司一名工作人员的话说“因运营线路长,车辆间距大,乘客候车时间过长,加之原线路与其他公交线路重复,造成公共资源浪费……为方便起点附近的江南小区、威尼斯水城等几个大的小区市民出行,(12路)线路作了调整”“调整后张峪沟附近的群众乘车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因为11路、10路、2路公交都经过那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事实,12路自去年“线路缩短”后,网络、报纸等媒体的建议呼吁一直就未曾间断。以商洛市委机关报《商洛日报》为例,仅在近期,就接连刊发过两篇相关稿件:8月13日,报道称“商丹园区管委会、园区公安分局、市材料科学工程院、商州区刘湾街道办枣园村委会、鹤雄机动车监测公司、桑德水务公司等多单位联合向本报反映呼吁恢复12路至张峪沟”;10月29日,报道又称“商州区刘湾街道办枣园村群众多次到本报反映,希望12路公交恢复至张峪沟”。——毋庸置疑,12路公交的开通,不仅解决了商丹园区和市中心的联络问题,使园区内企业与城市融为一体,而且方便了商丹高新学校师生和商州区刘湾街道办沿线特别是张峪沟附近的紫荆、枣园、静泉、任塬、刘湾等村(社区)上万群众的出行,并为张峪沟旅游休闲区发展搭建了便捷交通。有道是: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12路“线路缩短”到底对张峪沟附近群众和商丹园区企业员工出行影响大不?我想,你应该有了答案。

4.jpg

最后,需要作出一个思考。

或许,商洛市公共汽车公司的人该抱怨了:关于12路线路调整,2014年4月18日,已在《商洛日报》上进行过公示,为什么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引发热议?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媒体记者在报道此事时,提到“乘坐12路公交体验运营情况”,我们相关部门的决策者和工作人员是否也曾有过这种亲身体验呢?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从国际会议中心往东,商鞅大道上没有任何公交线路,最近的公交站点是位于500米开外任塬村口的9路公交起点,而9路公交沿商鞅大道东行500米后经西商高速连接线丹江大桥向北转入市区,并与10路、11路公交在此交汇。换句话说,如果从市区搭乘12路去张峪沟或商丹园区,而今需从国际会议中心下车后,步行500米选乘9路车,约两站后,再换乘10路或11路才能到达,反之亦然。“公交少跑几分钟,却让乘客多折腾了几十分钟”,市民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当然,沿途市民也可选乘其他线路公交。这又让笔者想起上文媒体援引商洛市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对12路“线路缩短”的解释:“运营线路长,车辆间距大”“线路重复,浪费公共资源”“方便大的小区更多市民出行”。但问题是,11路公交行至市区后一直走的是城市外围的江滨大道,而10路公交起点在静泉山,虽说路过商丹园区管委会,但与园区内大多数企业和张峪沟之间尚有两三站路距离,无论是园区内各企业员工还是张峪沟附近群众,乘坐这两路公交进城都多有不便,2路公交目前只是因为312国道改扩建才临时经亚迪大道绕道园区。再者,关于“线路重复”之说,12路“线路缩短”后,事实上只避免了与11路、10路在商丹园区附近一两个站点的重复,而且“线路缩短”与否并不影响上述几个小区市民的出行,因为12路其他线路并未作调整。如果说“线路缩短”真是“为了更多人乘车方便”,那倒不如直接增加几辆车?记得“线路缩短”之前,就有12路司机抱怨“张峪沟地处郊区,客源不稳定”。这恐怕才是问题的根源。但试想一下,城市公交是社会公益事业,运营线路岂能挑肥捡瘦?上述工作人员的解释又能得到群众认可吗?

  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查找“不严不实”问题已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今天,我们暂且抛开12路“线路缩短”究竟应该与否不谈,跳出这个问题本身,认真地想一想政府推出的便民举措为什么有时有些群众会不领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化作具体行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群众利益无小事,出行就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千万不能小瞧了公交线路调整这种“小事”。倾听是一种尊重,解忧是一种幸福。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上到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下到一般公职人员,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做决策,而应该经常走出去,多听取基层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深入思考,做出科学合理、符合民意的决策部署。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民生政策更能体现民意,才能使我们的便民措施更加便民!

屡换销售员房子面积屡变大 商洛业主疑开发商“捣鬼”

商洛新闻

今年商洛小区自备锅炉采暖不得涨价

商洛新闻

10日起 商洛机动车辆号牌10选1变20选1

商洛新闻
取消

取消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