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破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5家公司涉案2.6亿

华商报 @ 2016-06-03 07:30:50

  5月30日,经宝鸡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的犯罪嫌疑人庞某、李某被依法执行逮捕。

  这是我国实行“营改增”后,宝鸡市成功告破的首起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1417768876795154.jpg

一次谈话见端倪 

失地农民种药材发大财?

  今年3月初,宝鸡市国税局开发区分局稽查人员在一次与大厅办税窗口业务员沟通时了解到,2015年以来开发区某镇农民种药材发了财,某某公司业务量大增。

  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由于开发区某镇城镇化,早在数年前,村里基本上没有了耕地,而种植药材不仅需要大量的耕地,而且药材生长有周期。这种违背常理的发财之道,引起了国税稽查人员的怀疑。

  第二天,开发区国税局稽查工作人员在调阅辖区内全部涉药企业近三年来的开票信息后认为,辖区三家涉药企业需要进一步核查。

  国税稽查部门随即将该情况向宝鸡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作了通报,请求协助调查。

  接报后,宝鸡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警力在深入市、区两级工商管理部门,查阅涉药企业相关情况的同时,到县区重点乡镇农村走访调查。

  经侦支队民警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后经反复排查,初步认定,在全市20多家涉药企业中有五家公司经营状况异常,随即展开有计划的侦查工作。

gab07bc09c_3.jpg

多处调查挖出实情 

“药农”收入上百万均为假

  经侦支队侦查人员调查后发现,该五家涉案企业分别在宝鸡市金台区、高新区注册,除一家于2015年12月21日注销外,其余四家公司的注册地全是出租屋且早已人去楼空。

  难道是这些公司规模经营扩大另辟新地,还是公司经营遇到困难,老板在宝鸡“蒸发”?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多数企业经营困难,为了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侦查人员化名先后多次与涉案公司的“老板”电话联系,以商谈业务为由要求与其见面。

  对方却屡次借故推辞,避而不见。侦查人员在克服困难积极寻找这四家公司注册法人的同时,请求国税部门积极配合,对重点涉嫌企业近两年申领的800多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逐一审核,并把开票人信息及时向公安机关反馈。

  在获取开票人信息后,办案民警马上登门核实情况。

  调查结果使人震惊——靠种植柴胡、板兰根等药材收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农民根本没有种植过任何药材。

  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整个案件逐渐眉目清晰:

  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成立宝鸡顺兴隆药业有限公司、宝鸡康馨药业有限公司、宝鸡鸿金源纺织有限公司、宝鸡康森药业有限公司、宝鸡康佳宝药业有限公司共五家公司。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100多份,涉及河南、安徽、陕西等省市数十家企业,涉案金额2.6亿元。

gab07ba28c_4.jpg

多警联动寻踪迹 

狡兔三窟终落网

  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在宝鸡连办五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案金额巨大,在陕西亦属罕见。

  今年4月11日,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阎战杰、侦查二队队长宋喻一行三人专程赶到宝鸡听取专题汇报,随将案件作为全省大要案件挂牌督办,并协调省、市刑侦、交警、网警和宝鸡市国税局稽查局等部门联合作战,同时向安徽、河南警方发出协查通报。

  经侦支队在成立抓捕组、信息研判组、外协组、资金查控组、审讯组、搜查组分别开展工作的同时,第一抓捕组连夜出发前往安徽阜阳执行抓捕任务。

p10_pic1.jpg

  经过连续20多天的缜密侦查和内查外调,以安徽阜阳市付某为首的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收网时机成熟。

  4月18日晚,专案组得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驾车欲来宝与其情妇赵某幽会的信息后,当即发出抓捕指令。

  但嫌疑人李某临时改变行程,侦查员坚守到次日凌晨无功而返。

  4月19日8时许,专案组再次获得信息:嫌疑目标在宝鸡市陈仓区某酒店附近出现。办案民警立即出动,分乘三辆车辆向目标方向疾驰而去。

  不想到达指定地点后,两名犯罪嫌疑人又不知去向。

  犯罪嫌疑人就在附近,如果盲目抓捕未果,容易打草惊蛇,而且使另一名犯罪分子和其情人极有可能逃离。

  几经考虑,第二抓捕组侦查员果断向专案组领导建议:暂缓抓捕。

  8名侦查员分头就地隐蔽待命。12时20分,战机再次出现,侦查员在获得2名嫌疑人驾车出现在9公里外的一个餐厅的消息后,分头朝目标地迅速集结,正午13时许,两名嫌疑人刚走出餐厅,被侦查员制服抓获。

  同时从搜查组也传来消息:在犯罪嫌疑人居住的出租屋,现起获假印章50多枚,假票据近千份。犯罪嫌疑人付某在逃。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庞某、李某,面对大量书证、物证和数十人证人证言,如实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实。

QQ截图20160602220752.png

嫌犯落网道实情 

警方支招防陷阱

  2014年9月初,犯罪嫌疑人庞某、李某,付某先后到宝鸡,以谈恋爱、交朋友为由,采用小恩小惠等形式,骗取拉陇了租住小区邻居,并通过熟人朋友介绍、利用超市、商场购物等时机,非法获取了他人身份信息。

  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假冒他人身份信息注册了五个公司,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公司实际控制人庞某、李某及付某,利用电话、微信、短信等形式遥控指挥兼职财务人员,频繁到税务机关开具用于抵扣税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随后高价出售给他人,该犯罪团伙先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100份,价税合计2.6亿元。

  今年5月1日“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将有更多的企业被纳入到征收增值税的范围。

  面对“抵扣”税款的巨大诱惑,兼职会计应提高警惕,面对个别表面“业务繁忙”却不见办公地址,不见老板和工人,业务大多以电话和短信、微信指示下达的这类“影子公司”,要当心自己被不法分子当棋子被利用,掉进陷进难以自拔。

  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向公案机关或国家税务部门举报。

  公安、税务机关接到举报,经核查情况属实,将给举报人一定奖励并适当减轻或免除有关当事人相关责任。

  举报电话:09173662341(公安)、09172831864(国税)。



宝鸡2万高考生 一定收好这份"考前清单"

宝鸡新闻

宝鸡发最严"禁噪令" 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罚1~2万

宝鸡新闻

下周宝鸡将有29028人高考 各项考务工作准备就绪

宝鸡新闻
取消

取消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