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春来早,汉阴菜花黄。坐落在凤堰古梯田中的田梁农家,对面梯田叠金,门前李花如雪,门头墙上一溜儿挂着十几个摄影基地的牌匾。
3月26日清晨,晒着太阳,西光摄影俱乐部老总柯琦一家三口悠闲地在田梁农家吃早点。柯琦说,50名会员都去摄影去了;这里景美路好、空气清新人热情,已经连续几年组织会员到这摄影旅游了,大家都感觉好。
乘着间隙,和田梁农家女主人熊折桂谈起经营情况。她拿来登记簿,边统计边说结果。“上周五油菜花季启动后,这一周接待住宿游客1053人;今天我们已住满80人,还分流几十游客到其它几家农家乐,游客住宿已预订到4月7号,共有385人。”56岁的熊折桂笑容中透着自信,“今天订餐的也多,估计要开50席,忙到晚上。”
这么好的生意,让人没想到的是2010年想办农家乐时,熊折桂遭到全家人一致反对。打工在外的两儿子坚决不同意,丈夫冯忠友质问:“我们这偏避的大山里,这么多年,有几个生人来!你办农家乐,谁来吃、谁来住?脑壳进水了!”
熊折桂脑壳没进水!2009年3月,佳友在线“广寒仙子”等9名色友来拍梯田,遍寻吃住地方而不得,熊折桂接待了他们。由此,色友相互介绍,熊折桂家成为天南海北色友的凤堰古梯田摄影基地。熊折桂从中发现了商机,借助色友一次次的劝说和支招,丈夫终于同意办农家乐。
2010年9月,熊折桂借贷28万元,把自家平房加成三层,2011年3月开张田梁农家。正好赶上汉阴大力开发凤堰古梯田,作为农家乐示范点,田梁得到县镇有力帮扶。2012年,汉阴把油菜花节主会场放在凤堰古梯田,田梁农家成为景区农家乐的迎春花。
说话间,有游客微信向熊折桂订房。微信推销凤堰梯田风景、自家食材和美食、微信交易,居然都是你做?她不无得意,是呀!就是我做,这几天忙,我都是早晨起床、晚上睡觉时发微信。面对疑惑的眼神,熊折桂解开谜底,“2012年,县旅发办组织旅游培训,春游网的老师教我玩微信,与春游网合作促客源,用微信支付、通信息。”
2013年7月,央视4套节目《远方的家》栏目播出《生活在巴山汉水间》。田梁农家走进这期节目,被全国观众所认知、了解。从此,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向熊折桂订宿、订餐、买特产。
如今,田梁农家的微信交易在汉阴小有名气。熊折桂说,“我有1300多微信好友,都是在田梁住过的游客,在他们的邀请下,我加入全国各地22个摄影协会群中,我把梯田和天气情况发在群里,把我们加工的土特产和菜品发在朋友圈,游客通过微信交定金订房、买特产。去年10月到今年2月,通过微信销售蒸盆子、梅菜扣肉和豆腐乳、腊肉、糙米……,收入将近3万。”
说起总收入,管帐的二儿媳楊双双略有迟疑,“头一年差些,只有两万多,后来越来越好,年年翻番,去年有个二十七、八万吧!”
杨双双是湘妹子,老家湖南怀化。2007年第一次踏进冯家,看到这里好偏僻好穷,觉得上当受骗。“2007年秋天,岳父一家过来看地方,我到安康接。从汉阴到漩涡,越走岳父脸越黑,到家一看,就要走。”老公冯捷接过话头,”结婚头几年,我们到岳父家,他也不理我。现在好了,见到客人,他就热情的把我们介绍给别人。每年都要过来玩,说我们这变化大!“
中午,田梁农家周围停满了旅游大巴小桥车,屋内、院场,游客围在桌前,等待上菜。李树下,三、五美女拍的起劲。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正午的油菜花金黄的耀眼。
同行的漩涡镇党委书记毋勇介绍说,随着凤堰古梯田景区的建设发展,现在全镇像田梁农家这样的农家乐、农家客栈有7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人,间接从业人员1600余人。
取消